先看两个例句:
1. 曾经在1896年营救过蒙难伦敦的孙中山先生的康德黎先生的儿子肯尼斯·康德黎就是其中的一位。
2. 作为公安部门,对于盗版行为,必须予以打击。
这就是典型的欧化句式。

什么是欧化句式
欧化,顾名思义,指的是汉语中吸收西方文法的现象。
欧化中文、西化中文或英式中文,是指语法、文笔、风格或用词受欧洲语言表达影响的中文,一般带贬义。其中,英文所造成的影响最为深刻。欧化中文除了缺乏传统中文的特色,也可能因为用词繁琐生硬,导致阅读及理解上的障碍。
特点:句子结构繁复、修饰成分多、语句倒装、被动式、结构助词和各类从句的大量使用等。

欧化中文是怎么来的
简单来说,欧化中文源自新文化运动,尤其受一些著名人物推动的影响。
首先,我们先来看白话文(现代汉语)的来源:
其一,脱胎于文言,还经历过清末和民国初年半文半白的过程;
其二,来自口语的明清话本小说和民间说唱,即所谓的俗文学;
其三,则是“五四”时期以来受西方影响的文化人的创造,而现今使用的现代汉语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就是归功于“五四”以来好几代作家的努力。
然后,我们就知道了欧化中文就是受白话文第三条来源的影响。
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些中国文人希望以“直译欧文句法”的方式改造中文,进而改造“中文思考方式”。鲁迅说:“欧化文法的侵入中国白话的大原因,并非因为好奇,乃是为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