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和把握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译者对原作语言含义的理解,二是对原作文字以外知识的掌握。翻译的要旨自在于跳出语言层面的束缚,传达出原文的内容含义与文化精神。只有既能够尽量的保持与原作者同样的创作心态,又能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经济背景对原作的内容含义与文化精神进行再创作时,才能翻译出一部好的作品。
在实际翻译中要做到完全的等同会出现许多困难,或存在许多局限,主要表现在:
1)译者不可能是理想的双语者,自身理解和表达能力存在缺陷。
2)译者的知识结构、知识广度和深度存在局限
3)翻译的时间紧迫,无法查找有关资料。
4)作者有意或无意造成的含混不清。

法律术语的翻译只是法律翻译中的一个方面。不同的法律体系没有完全对应的法律概念和分类。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官熟悉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对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官而言是完全陌生的。并且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历史背景会反映在法律术语中,这就要求译者对原文本的文化历史背景有一定的认识。由于法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科学,因此,优秀的译者必须对一定专业的法律有一定的了解。
尽管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矛盾和缺陷,优秀译者和译员的才华就在于:“他们清楚这些因素给翻译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困难,但仍能出色的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