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汉字入门稍难但深入学习就比较容易。汉语并不要求掌握很多的词汇,用2500个常用字,加上1000个次常用字一千个,仅3500个字就就能阅读99.4%的实用性读物。相比之下,1995年版的Collins Co build英语字典把英语常用字分成五级,共一万四千七百字。据它的调查统计,这些字占口语和书面语的百分之九十五。若要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四,当然还要认识更多的字。西方人认为汉字难学,那时因为他们习惯了书写简单的拼音字母,转换起来觉得比较困难。
3、 方块字结构复杂,作为优点是便于视读,并形成了书法艺术。另外,汉字在一个小方块内凭着笔画部件复杂而有规律的组合互相区别,最经济地利用了有限的空间来传达最多的信息。人们阅读时两眼进行横向扫描,其上下宽度通常大于一个字母。这样,在一个长度单位中,汉字比蟹行文字(欧美各国的横写的拉丁语系文字)有更大的信息量,因为它利用了后者未能利用的上方空间,相当于“宽带”。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英语作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缩写作CPPCC。可是人们常常弄不清那几个字母代表什么而苦恼。中文简写作“政协”,简单明了。
4、 作为缺点,汉字用于机械和信息化处理比较困难。拼音文字由于字母数量有限,可以全部搬上键盘。而把数量众多的汉字直接搬上键盘,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汉字的信息处理过程比较复杂成本较高:输入计算机首先要根据字形或字音为汉字编码,即要有输入码,计算机内部处理需要机内码,计算机之间的交换还要有交换码;而拼音文字不需另外编码,可以按字母直接输入,且机内码和交换码是一致的,所以计算机处理拼音文字比处理汉字要简单。例如:用英语60个字节就可以表示任何信息了,但是汉字最起码要256k的字库,还要3500个字节的编码,所以在软件成本上,中文是英文的256x1024+3500)/60=4427。4倍! 再比如:在显示方面,5x7=35的点阵就可以显示一个英文,但要显示一个中文,必须要16x16=256个点阵才能显示一个中文,所以硬件成本上是:256/35=8.5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