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翻译项目中的翻译协作与术语管理

作者:江苏翻译小编(南京翻译公司) 发布时间:2018-09-13 21:58     浏览量:
改革开放深入开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迅速成长过程中逐渐走向国际化,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开始认识到跨文化背景下外事翻译或语言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为方便拥有海外业务或正在深入发展全球化事业的企业更加深刻了解相关业务的重要性,江苏翻译南京华彦翻译服务有限公司)节选了以下研究片段,供客户、译员和公司相关管理人员探讨。

1、译前术语管理
 
大型翻译项目启动前都要进行大量细致的术语准备工作,项目经理要根据客户需求编写术语管理指南,然后将需要处理的文档发给技术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利用本地化工具集及术语提取软件完成术语提取过程,制成客户指定的术语软件支持的术语文件或者标准格式的术语文件。现有的术语提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基于词典的方法,通过与专业词典中的词条进行匹配完成提取;

2)统计学方法,利用术语的统计属性识别术语后完成提取。

3)语言学方法,即利用术语上下文(外部信息)和术语的内部组成成分(内部信息)来识别术语完成提取;

4)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如岑咏华等利用隐马尔科夫模型进行中文术语识别研究。为了实现最佳的术语提取结果,很多术语提取工具使用多种技术混合的方法提取术语,如SDLMultiTerm Extract、语帆术语宝等。很多主流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如 SDLTrados、Déjà Vu、Memo Q、 Visualtran)也设有术语提取功能。
 
完成提取之后,项目经理或者术语专家要根据项目需要创建概念系统,完成单语术语库的创建,之后将待翻译的单语术语库发放给团队译员,经译员翻译后的术语要交给相关行业的专家进行审校。项目经理将内部确认后的术语文件交给客户方的项目经理或产品经理确定后,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修改和确定。最后,由项目经理创建主术语库( MasterTerm base),导入客户确定的术语文件,设置主术语库权限,上传到翻译项目管理服务系统中,这样,在翻译之前就完成了术语提取和术语库创建,并实现了术语共享,能最大程度上避免翻译协作中出现术语不一致的现象
 
2、译中术语管理
 
在翻译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术语识别工具或者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中的术语识别模块能利用程序内的数据结构完成术语的匹配、标注,为译员提供术语译文,省去人工查找术语表的工作,如果译员在翻译过程中使用机器翻译,术语译文可以被混人机器翻译的结果中,提高机器翻译结果的质量,从而提高整个翻译项目的效率。
 
此外,在翻译实施之前,团队译员须能够识别出未收录到术语库的术语,这就需要团队译员对项目中术语的定义和范畴(是否包括专业词汇、岀现频率、岀现位置等)达成一致,保证新术语对整个翻译团队的普遍适用性,这样新术语的添加过程就具有实际意义。译员在翻译过程中识别出新术语后,团队译员内部针对新识别出的术语及时讨论,确定一种或多种可接受的译文,并在翻译项目 Query系统中填写术语的详细信息,包括产品编号、文件编号、上下文信息、原语、术语译语及可能的译文等,项目经理收到Query并经客户方确认后,方可将该术语添加到术语库中,通知团队译员术语库的更新情况,完成新术语的共享,实现翻译协作中术语的同步更新。
 
3、译后术语管理
 
翻译项目完成后,项目成员要及时总结经验,同时要对刚完成的翻译项目中的术语库进行再次审核、备份,即项目完成后要根据公司内部备份机制将该项目往来文件进行存档备份。使其成为公司可用的语言资产。此外,还要对存档的术语库进行定期维护,如在术语管理工具帮助下调整概念系统,添加术语属性数据,更新术语词条的使用频率,优化术语索引等,为后续的翻译协作项目做好准备。例如,在北京语言大学网站翻译项目中,完成交付之后,项目经理或术语专家会召开项目会议,优化术语概念系统,将项目术语分为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同时分为校部机关、科研单位、教学单位等类别,使得各个概念系统交叉互补,形成更科学的体系,同时会做成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支持的标准格式,交予相关人员管理,为之后的翻译协作做好准备。
 
此外,从翻译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术语管理技术不仅可以直接有助于提高翻译项目的质量,对于翻译的时间管理、沟通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均有一定的作用。当后续的翻译项目启动后,应将新提取出的项目术语与已经存档备份的项目术语匹配,匹配度最高的译员则成为该项目的优先人选,可大大降低筛选译员的时间成本和沟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