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技术口译达人

作者:江苏翻译小编(南京翻译公司) 发布时间:2018-11-23 16:25     浏览量:

技术口译,相对一般的翻译来说,常常具有生词术语多、背景知识复杂、句型结构冗长等特点。因此,在译前准备和临场应对方面,都会有一些特殊工作要做。下面一起来和江苏翻译小编来看看成为口译达人的几个要素吧。
 
一、译前准备
 
首先,译前准备要非常的充分。如果以前准备做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译前准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是要阅读至少一本专业书籍。我们以最难的情况为例,即第一次接触某一个行业的时候。此时,要先对该行业建立一个框架,知晓来龙去脉。仅靠语言层面的分析是很难做到深入理解的,必须辅以专业背景知识,因此有必要阅读专业书籍。可以去买一本这个行业的入门书,这种书籍的还是很多的,比如说,你要研究核电,就可以买一本《核电与核能》;要研究保险,就会可以买一本《保险学》。经过这个过程,不见得就能记住书中的很多知识,但最重要的莫过于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该专业的总体认识。
 
江苏翻译是南京华彦翻译的微信支付宝翻译服务平台
 
第二是阅读一本该行业的专业英语。比如说《石化科技英语》等。只是了解行业基础是不够的,因为还不知道行话怎么说,尤其是英语中怎么说,所以要选择一门入门级的专业英语书。学习时可以按照阅读理解的方式进行,看懂其中的原理,记下不懂的词汇即可,不必像做精读一样。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一张嘴就说外行话的情况,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其实每个行业都有些“行话”,外行人很难知道,翻译的时候很容易“露馅”。比如,天气预报行业对于“副热带高压”很少会说全称,一般就简称为“副高”。
 
第三,如果有时间,还要阅读这个行业的论文。最好是中英文的最新论文都看一看。这里的论文可以重点看两种。第一种是介绍行业发展史的,专门有研究人员不定期写的“综述”性文章。这种文章有助于外行迅速积累专业知识,拉进与专业人士在背景知识方面的差距。说白了,就是全场嘉宾都知道的历史,如果译员不知道,那就很被动了。比如核电行业常提的几次核事故:三里岛事件、切尔诺贝利、福岛事故,这个行业众人皆知,说错一个名字就会让人觉得奇怪。第二种论文是关于行业前沿的,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将论文排序,直接看前几个即可,当然也得看主要期刊发表的,避免垃圾期刊的文章。凡是开国际会议,大多涉及到这个行业最前沿信息,不太可能什么新意都没有,所以翻译也有必要对行业前沿甚至未来发展方向了如指掌。
 
第四是最必要的,就是要看主办方发来的材料。要及时跟主办方沟通,让他们把相关的材料尽可能都发来。翻译不是万能的,完全没有材料的裸翻对于译员、客户以及听众来说都是风险极高的,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为之。看材料(ppt)时,着重要看两点:发言人的思路以及创新之处。一方面有可能时间不足,细看来不及;另一方面了解其思路可以避免翻译时犯大错误,就算个别句子听不懂,也不至于说出违背发言人本意的话,了解创新点才能让听众知道该嘉宾的价值所在。
 
科技翻译科技口译需要做好储备和应变工作
 
第五是制作词汇表。接下去是要做好词汇表,必要的时候要在PPT中的进行标记。新版的ipad可以有专用笔在电子文本上做标记,如果资金实力不错,是个不错的选择。词汇表虽好,但边听边说的译员很难再在现场查词,因此最好要标记清楚。
 
做词汇表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团队合作来做。尤其是在材料多,拿到得晚的情况下,一个人没法全部看完全部材料,两个人可以分别看一部分的材料,利用googledoc这样的软件在线编辑同一个文本,这样大家都可以看得到。词汇表做完后还没有大功告成,一定要反复的进行背记,防止出现发言人脱稿,而只能无法依靠词汇表查词的时候。甚至搭档之间可以相互考一考,并且就重点词汇统一口径,避免两个人的翻译有太大出入。
 
二、临场应对
 
译前准备再充分,现场还是会有各种新情况出现,有可能是口音、句型或者背景知识,因此恰当的临场应对技巧也是必要的。
 
以上就是江苏翻译小编的简单介绍了,希望看完对你有所帮助,在小编看来,想要真正掌握口译能力,除了先天的天赋,还有更多是持之以恒的坚持与努力,想了解更多翻译相关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江苏翻译(南京华彦翻译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