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法典》数据库中,不同的具体法律之间采用的层级也不一样。《美国法典》数据库中的法律层级也是根据某部法律的具体内容,使用不同的层级表示,统计了所有的层级,一共有十一个层级,依次是title – chapter – subchapter – section – subsection – paragraph – subparagraph – clause – subclause – item - subitem,根据需要,选取其中的几种。我国法律一共分了七个层级,编、章、节、条、款,项、目,而《美国法典》数据库中分了十一个层级,由此可见,我国法律和美国法律的层级是无法一一对应的。我国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可能根据译者个人选择不同,造成了翻译不统一,所以我国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如果只考虑词语本身,不顾及语篇起草习惯,翻译就可能出现混乱。


所以,笔者建议,在我国法律中译英的过程中,应该遵守英美法系比较普遍的层级办法,即“条”是section的,下面一般是 subsection,“条”是article的,下面一般是paragraph,从目前我国法律翻译来看,“条”翻译为了article,笔者建议“款”应翻译为paragraph。“项”作为“款”的下一级别,翻译为sub-paragraph 比较合适,我国法律的最小层级“目”翻译为item 比较合适。屈文生、邢彩霞在研究中,也提到跟笔者相同的建议翻译结果。按照这个标准,重新梳理中国法律法规语料库中的翻译现象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综上,建议我国法律层级编、章、节、条、款、项、目应依次翻译为part,chapter,section,article,paragraph,sub-paragraph,item。由此可见,“款”的翻译,有90.07%翻译正确,而其他各种各样的翻译也是小范围内存在:而“项”的翻译,只有13.20%翻译正确,其他大部分都存在不规范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