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之民族性与国际性:拉丁大战西里尔

作者:江苏翻译小编(南京翻译公司) 发布时间:2019-01-17 10:50     浏览量:
西方世界目前有两大文字系统: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拉丁字母就是我们所熟悉的ABCD,凭借英国和西欧的推广,现在成为了世界通用的系统,用者甚重。而西里尔字母则主要是斯拉夫民族使用,后来被苏联推广到了一些成员国和卫星国。


专业翻译公司提供小语种翻译服务
                                                      西 里 尔 字 母

中国人最早接触的西里尔字母是俄语字母这两种字母作为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武器,其实由来已久,绝不仅仅是冷战时代才开始的。今天的文章,就带你了解两种字母的地缘竞争。


江苏翻译公众号是华彦翻译的服务窗口之一
                      三种宗教三种文化三种语言的分立

拉丁字母的发源是罗马帝国。拉丁语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用来记载拉丁语的拉丁字母系统也成为了罗马圣经的标准记录工具。它的传播,和天主教的扩张几乎是如影随形。


江苏翻译小程序致力于全语种本地化服务
                         拉丁字母随天主教传播

最早的西里尔字母被称作格拉哥里字母,由两位在斯拉夫民族中传教的教士所发明。他们俩的名字是圣西里尔和美多德,便以前者的名字作为后来这个拼写系统的名字,称西里尔字母。它在设计之初就为了便于斯拉夫人表音的使用。

两种字母系统的竞争,早在欧洲的黑暗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尤其是在争夺斯拉夫民族的语言统一性问题上,两种字母的使用者背后分别是罗马和君士坦丁堡。罗马希望通过拉丁字母更大限度地扩展天主教的势力范围,而君士坦丁堡则希望西里尔字母和东正教能在东欧同天主教分庭抗礼。

南京翻译公司翻译服务全面翻译报价合理
               宗教差别下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分庭抗礼


今天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都相继成为了天主教国家。用拉丁语书写的罗马圣经,在中世纪的欧洲大陆上传递。尽管由于印刷业还没出现,经书的传播速度很慢,但在这些古代的文化荒漠里只要有文明出现就会被迅速吸收。同样地,在北上的方向上,拉丁字母随着传教士的脚步占领了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英国爱尔兰。这些地区土生土长的原始文字都被消灭掉。拉丁字母在中欧和北欧大规模扩张,留给西里尔字母的就只剩下寒冷的东欧了。

 
南京华彦翻译布局中东欧、中东中亚和东南亚小语种翻译服务
                              中欧北欧的拉丁字母化


这时候西里尔字母在干什么呢?由于东正教的传播力度不够大,起手又是选在了人口稀疏的东欧,西里尔字母的传播由此变得极为缓慢。即使是现代,东欧的人口密度也无法与中欧西欧比,放在中世纪则更低。


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语言划界而治
                                      欧洲人口密度图

在东南欧,西里尔字母缓慢地占据了今天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俄罗斯的上流社会,并向下渗透,成为了这些地方的官方文字。但在那些非斯拉夫民族主体的地区,人们对西里尔字母的抵制几乎是发自内心的。不仅是字母本身,连东正教都很难渗透,两者的传播均陷入停滞。与此同时,拉丁字母已经由于天主教国家的扩张而传到了芬兰、巴尔干和波罗的海国家。这差不多就是现代欧洲拉丁字母占据的版图:从葡萄牙到匈牙利,从挪威到意大利,大片的中西欧和南欧国家都在使用这套字母。伴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拉丁字母又与殖民者一起,被传播到了新大陆。几乎整个美洲和非洲都在使用这个系统,亚洲的一些殖民地比如越南也加入了拉丁大家族的行列。烈火烹油一般的鼎沸,这便是拉丁字母在第一阶段传播过程中的真实写照。

拉丁字母借助宗教和经济技术实力扩张地盘
                                     拉丁字母统一大西洋两岸


虽然在第一回合的竞争中先失一程,西里尔字母毕竟还是找到了自己的大本营。彼得一世在位期间,大力推广了西里尔字母,并将其确立为俄罗斯民族应当使用的官方文字。俄罗斯也因此成为了西里尔字母最大的使用者。近代化之后突然崛起的俄罗斯,急于向外输出自己的文明成果。在拉丁字母已经基本确立的版图上,西里尔字母吹起了一轮反击的号角。他们率先找到的是在奥地利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一些民族。希腊人、保加利亚人、捷克斯洛伐克人都收到了俄罗斯人的热情邀请,希望他们通过改换文字的方式显示对抗统治者的决心。但是这种尝试收效甚微。除了在波兰和捷克出现了少量西里尔字母印刷的书籍以外,没有人对新的字母系统感兴趣。这些大民族没有兴趣,俄罗斯人就把传教士派到了小地方碰碰运气。这一次倒是收效显著,收编了包括摩尔多瓦人、楚瓦什人、阿布哈兹人和奥赛梯人在内的一系列小民族。引入西里尔字母,其实也并非这些地区的主动愿望,而是为了对抗阿拉伯字母的渗透。用西里尔字母书写方言,好歹能让这些国家不被伊斯兰化。但由于文化的改变来得太突然,这些地区的传统记忆被打断,后来便成为了俄罗斯周边的不稳定因素。

小国引入西里尔字母对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入侵
 
        小国引入西里尔字母对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入侵

但好不容易有点起色的西里尔字母,很快后院失火,遇到了传播史上最惨烈的一次打击。甚至一度一蹶不振了。1917年,布尔什维克们的运动进入到了高潮,被沙皇重视的西里尔字母于是变成了一块靶子。从那时候开始的整整20年,列宁和他的革命同志们都在不遗余力地批倒批臭西里尔字母。他们宣称西里尔字母是“反动统治的遗产”、“黑暗时代的遗留产物”,应该被人民的政权所摈弃。而拉丁字母,作为德语和法语的拼写字母,自然就成为了革命的象征。俄语应该使用书写更为简单的拉丁字母,并且把俄语中的复杂拼写简化,让知识普及到人民群众。

这个想法还衍生出了更为激进的一派语言改革家。他们希望世界语言大一统,除了人工设计的世界语(Espranto)以外,所有的自然语言都应该消失——因为它们增加了人们交流的成本。不过这一派语言学家的领袖欧内斯特·德雷仁(Эрнест Карлович Дрезен)自己也在语言简化运动的后期清洗掉了。

但语言文字的改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尽管列宁和战友们做好了转写一切西里尔字母的准备,但学习一门新文字对大多人数来说还是太困难了。充满革命斗争意志的拉丁字母,在一段狂飙突进的岁月之后逐渐冷却。苏联人好像还是无法摆脱使用西里尔字母的习惯。在第二局竞争中,西里尔字母开始小有斩获,但最终差点就被拉丁字母推掉了老家。痛定思痛的西里尔字母,终于觉醒了。列宁死后,斯大林打着老大哥的旗号,却在背地里大量推翻老大哥的决策。俄语拉丁化就是其中之一。

斯大林作为一个格鲁吉亚人,为了俄语的纯洁性真是操碎了心,下令立即恢复西里尔字母的书写系统。所有提出反对意见的改革派,都被扣上了反叛的帽子,进入清洗名单。不仅如此,斯大林还把西里尔字母大力推广到了所有的苏联加盟国,鼓励他们使用西里尔字母书写本民族的语言。这样的政策,显然是伴随着俄语的推广而展开的。这是一种隐性的文化侵略,但对于当时苏联各加盟国来说,却是别无选择的选择。



苏联时期依托政治军事实力推动西里尔字母扩张

                苏联时期政治推动下的西里尔字母扩张
 
乌克兰、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一大片苏联加盟国,或者苏联周边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自己的西里尔体系。如果中文不是一种表形文字太过特殊,很难说中文会不会也要使用西里尔字母(注:据说当年中国的借口是我们有几千万华侨,他们都不会西里尔拼音字母,所以要保留拉丁拼音字母,加上斯大林在1953年初就死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种因意识形态而转变的文字形态,对一个国家的民族记忆打断是致命性的。
 
1945年,苏联终于打赢了伟大的“卫国战争”,这是这个国家最具有凝聚力的时刻,西里尔字母的威信也一时达到了巅峰。苏联把字母作为推广国家形象的工具,一路向西扩张,最远到达了德国边境。介于德国和苏联之间的缓冲国文字,受到了极大的冲击。1950年代,内心膨胀的斯大林开始了他在西里尔字母推广上的最后冲刺——他要求在科学公式上也大规模改用西里尔字母。这和苏联自然科学界被迫向意识形态低头并为宣传工作服务一样,属于无奈之举。好在斯大林很快去世,这个混乱的计划只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开头就结束了。

苏联的多民族特性
                                                   苏联的多民族特性
 
斯大林死后,苏联的内部环境每况愈下,没有一个继任者能收拾好体制决定的烂摊子。苏联的向心力逐渐丧失,西里尔字母的风光也开始走下坡路了。从南斯拉夫开始,一系列被西里尔化的国家开始尝试脱离苏联文化的影响。 等到了1990年代后期,连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本土都出现了西里尔字母的挑战者。

这一次挑战其实和百年前的列宁理念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为了改变难以书写的俄语现状,让俄语多跟外界接触的目的。俄罗斯官方默认了这种趋势,以至于在联邦的一些小共和国内,拉丁字母已经取代西里尔字母成为了官方书写方式之一。拉丁字母眼看就要在欧美世界大获全胜了。

终于,普京站了出来,在2003年出台法令,规定西里尔字母是俄语的唯一书写方式。在俄罗斯联邦的国境线内,西里尔字母终于依靠权力的背书,守住了最后一个坚固的堡垒。但是这样的守护,又能持续多久呢?



江苏翻译南京翻译公司提供专业翻译讲座
 
                                      西里尔字母电脑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