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说“汉语有三大弊端”有道理吗?

作者:江苏翻译小编(南京翻译公司) 发布时间:2020-11-14 22:01     浏览量:
汉字有缺陷吗?英国诺贝尔奖得主罗素一语中的:汉字存在三大缺陷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也记述、成就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辉煌。但是,作为文化的载体,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发展、存续,也自然会受到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当历史发展近现代,中国的国门大开,民族面临危亡之际,汉字的存在便因为传统文化上的式微,西学的传入而受到了一众人的质疑。这些人中,甚至还包括了鲁迅、刘半农、钱玄同等这些新文化运动中的旗手。
 
几乎与此同时,英国人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也对汉字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作为一名全才,罗素既是数学家,又是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甚至还在晚年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1920年,罗素受到梁启超的邀请,来到了中国进行讲学。对中国文化十分喜爱的他,在中国的一年多的时间里,进行了包括对中国历史文化、哲学在内的一系列社会调查。随后,在其出版的著作《中国问题》中,他在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的同时,也指出作为中华文化载体的汉字,其实是存在着三大缺陷的。
 
南京翻译社

那么,罗素指的汉字的三大缺陷又是什么呢?
 
罗素在书中指出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其一与英语等西洋字母文字相比,汉字字符繁多,无论是识读还是书写都很困难;其二汉字在字典、案卷、目录等等方面排序更是困难,也无法使用新式的莱诺排铸机;其三在表述外来词汇的意思上,也存在着无法准确记音的问题。
 
说到这,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汉字的发展过程。
 
汉字,在我国有着六千多年的历史。关于汉字的起源,说法也是众说纷纭,最为人知的自然是仓颉造字说。
 
相传,在传说时代的黄帝时期,作为他的史官的仓颉为了能够记载一些事例,同时保障部落联盟的沟通。仓颉便以“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种说法的背后其实也有不同的声音,因为从系统学角度而言,文字的创立显然不是一人之力能够单独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而在仓颉造字说之外,还有结绳说、八卦说、刻契说、刻画说和图画说等说法。这些说法中有的认为汉字是源于结绳,有的则认为是源于八卦 ,有的认为是刻画契痕,还有的认为是起源于对河图洛书的临摹,不一而足。
 
如今,我们并无绝对证据证明这些汉字起源的说法哪一种更趋向于事实。但是,我们却可以从这些说法中找到共同点,那就是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它满足了中国古人的需要。
 
而在经过漫长的发展之后,我们的先人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汉字的造字中对各种事物都进行了兼收并蓄。公元前1300年前左右,甲骨文的出现,其中的字便已经具备了汉字的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
 
随后,金文、大篆相继出现。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疆域的扩大,各个地区交流的需求,也迫使秦始皇下令李斯统一文字,小篆由此而生。而在小篆之后,一脉相承的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又接连出现在历史的各个时期。
 
对于汉字,我们可以不谦虚地说,汉字的造字是有迹可循的,它的发展也是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的。而与西方的字母文字相比它不仅优美,辨识度高,还更加易懂,有关联性。
 
南京知名翻译公司

罗素所说的汉字的三大缺陷对吗?
 
事实上,以当时的社会背景看,罗素的说法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我们要说的是以英语为例,与英语构成的26字母相比,汉字的字符也就是点横竖撇捺提折等也并不太多,只有32种。
 
虽然识读、书写上汉字因为表意文字的缘故,天然要比字母文字在书写上有难度,但造成汉字传播问题的其实更多的是内忧外患下的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而非汉字本身。
 
而至于与当时的莱诺排铸机不融合上,也只是建立在当时西方主导的科技之下的因素导致的结果。关于汉字的排序,自汉字诞生便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特有的方式,例如用部首、笔画等,《康熙字典》便是遵循的这种方法排序的。
 
另外,在表达外来词汇上汉字的问题当时确实是存在的。但一如“德先生”、“赛先生”的叫法,利用音译、意译都是可以解决的。
 
在当时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之中,汉字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在面临时代变革中已经逐渐有了改变,但相较而言还是不足的。这一方面,也是鲁迅、钱玄同等人喊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口号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后来随着汉字的简化、对异体字的整理、拼音的使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汉字发展中面临的桎梏也都迎刃而解。
 
如今,简化后的汉字既保有了传统汉字的美感、辨识度,同时在书写、记忆上也有了极大的进步,而拼音的使用则在传播、学习汉字以及文化知识上助力良多,在排版上也能够让汉字完美的融入现代人的科技生活之中。
 
 
小结
 
从罗素提出的汉字三大弊端,再到我们去正视问题、解决汉字存在的问题,也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民族风貌。
 
如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学习汉语、学习汉字更是成为了一种风尚,而在汉字的盛衰转圜之间,这也说明了面对危局,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只要砥砺奋进,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之林。